|
* J, E* I( n3 w$ u* h3 m
7 m/ d7 k" ~; R+ Z3 E◎译 名 鬼子来了
0 V* ~$ O5 M* D◎片 名 Devils on the Doorstep% v* ]$ e3 U& D( k. A5 q
◎年 代 20125 ]' U2 t: w* d0 `7 j) o
◎国 家 中国 % n0 {# T7 E1 Y( r: r9 K! n8 i6 v
◎类 别 剧情/战争
& y3 r7 f3 w) R# y! f) S: s◎语 言 普通话/日语 2 M" C7 C% Y; d
◎字 幕 中文. y* @: i$ [% w8 i/ t4 q
◎IMDB评分 7.9/10 from 3,763 users
) e$ t, Q+ w) j9 n% L8 V◎IMDB链接 https://www.imdb.com/title/tt0245929
8 H; I9 f# K# ^9 f◎文件格式 X264 + AC3
8 z! H. ~' d0 w" h◎视频尺寸 1024 x 720
% d0 t) F" j: Y1 V; e7 I◎文件大小 1CD 5.08GB
d2 D( V4 M% I! Q6 m' m◎片 长 162 min0 f5 W |0 n8 k' h. a+ Y! Y' H2 n
◎导 演 姜文 Wen Jiang
5 ^# t7 P I6 X Y9 E9 b◎主 演 姜文 Wen Jiang ....Ma Dasan
. f( Q: F; O9 r# u( e2 Y( X 姜宏波 Hongbo Jiang ....Yu'er
7 u# ?1 C; g: ^ 陈强 Qiang Chen ....'One-Stroke' Liu) ~/ _) S, _; S/ E# S u$ g" C
香川照之 Teruyuki Kagawa ....Kosaburo Hanaya7 _2 m3 ?: b& [- S
Ding Yuan ....Dong Hanchen
# H/ ]5 _5 C! t1 ^/ Y2 @( y 丛智军 Zhijun Cong ....Grandfather1 C3 f, _: ]' }% S* ~( _, l: @
Zi Xi ....Liu Wang
; W2 }- v; m( o0 d. L3 ~$ } 李海滨 Haibin Li ....Me
* O* m& r3 l) \8 N8 U 泽田谦也 Kenya Sawada ....Inokichi Sakatsuka
' t7 N. R- @' L Weidong Cai ....Er Bozi
# U) H; e/ C( N& b+ R Lianmei Chen ....Aunt
0 o- v+ a! R* g& u( I- A Yoshimoto Miyaji ....Koji Nonomura
0 E( C4 k7 \% m6 P( R 吴大维 David Wu ....Major Gao
1 a5 k& W5 G, r( p& { 梶冈润一 Junichi Kajioka
$ s# w: Q% ^( `7 Z! M! H2 v1 D◎简 介
4 v) Q. I. q& u' d$ t3 x0 ?4 `6 U( A) O4 W) ~
抗日战争末期,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。一天夜里,有人把两个装着俘虏的麻袋押送进了村民马大三的家里,其中一个是日本兵,另一个是翻译官。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,结果此后再就也没有音讯…… $ o+ x- q0 u K) W
+ z3 A- K4 z) t3 x# s8 ]
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关的时间一久,村民们便商议将二人处死,以避免麻烦。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决意以死殉国,而翻译董汉臣则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争取求生的机会。在多次试图处死两人未果之后,村民们认定他们命不该绝,就一直把这两个俘虏秘密关押在村里。 9 D' P% d( ~% p) h' L
! Z5 C9 x% Y Y" n9 R' S" v 六个月之后,花屋小三郎决定报答马大三和众村民的不杀之恩,提出与村民完成一笔交易: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译送还给宪兵队,而日军方面则以两车粮食作为交换条件。在马大三的主张下,经过一番商议,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条件,并且签字订约。众人一并护送两个俘虏返回宪兵队。
% X4 I9 W& V* k% f: x2 ^ 到宪兵队后,尽管队长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,还是同意履行那份约定,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挂甲台。粮食运抵村内,日军召集全村老小饮酒欢庆,共享吃喝。当欢庆进行到一半,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经向盟军投降、日本战败的消息,于是形势出现突变,日军开始杀戮无辜民众,整个村落化成屠场,又纵火将这一山村化为灰烬。
% w9 P& K* N+ b1 z( k
& _0 U4 o/ p: S0 ?% l# V 在这一灭项之灾中,只有马大三一人幸免于难。不久,国民党军队接管了日军大部俘虏,花屋所在部队也在其中。一个雨天,马大三假扮成烟贩,手持利斧冲进日军俘虏营,见人就砍,鬼子死伤数人。而他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所擒,被判处死刑。执行死刑的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花屋小三郎…… m3 W; j8 T/ C$ Z
- ? s+ X# [8 K- `! Y2 k# {9 L3 g一句话评论 X: Z& o( l! G8 O2 A, \ u
# [( ~) h* G! O1 t% M5 G. K- s; o8 y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,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。
( h# h% J+ Z1 ~+ f. d
# [; B0 O& \$ r0 ~- v3 F——《新观察家》周刊
7 h8 [' z/ t# u+ h5 f2 ~2 h2 t7 K% x8 e
幕后制作
1 R |) V! `3 V& X: L& L, ?7 y' y" Z+ h9 h9 Q
影片取材于作家尤凤伟的小说《生存》,拍成电影后改动较大,将原著中描写“军民奋勇抵抗侵略”的主题搁置,注重提炼“农民愚昧”和“战争荒诞”的一面,笔锋直指国人弱点,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。该片虽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,但在立意取向、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国产主旋律电影严重不合拍,因此虽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、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、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,仍被官方封杀。但必须承认,《鬼子来了》是反映“战争与人”主题的国产电影中最有突破性的一部作品。
6 ?& F7 J+ e' P$ [- i' s# O: k9 M2 N
迎刃而上的悲喜剧
3 }" q. V5 J; X% X; T
0 s" X$ v* f" Y' G: P 2000年,姜文的第二部作品《鬼子来了》一举捧得当年戛纳评委会大奖,引起世界影坛的关注。 ' ^7 y" @$ p2 J' H
7 `- o) m7 ?6 ^) n5 o1 {! ?/ q
2001年法国《新观察家》周刊评价这部电影“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,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。”同年法国《观点》周刊以《霸气与绝技》为题评价姜文,“与他的同胞张艺谋和陈凯歌相比,他的风格更接近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,一部推陈出新的电影杰作标志了一位才艺非凡的电影人横空出世。”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将姜文的少年回忆留驻在胶片之上,《鬼子来了》则进一步确立了姜文在当代中国影坛的独特地位。 5 |- W q# Y; _$ }* c3 Z
( q ?' X: h; i8 i
这部电影是我的“前世” ) f0 O$ v( H1 Y" i6 y' N
2 s; q3 @1 N% y% m* s& K4 O# J 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,我想拍《鬼子来了》,其实是想对自己三十五年来的生活做一个总结,对恐惧、对爱、对死亡的感受。是什么引起恐惧?为了摆脱这个恐惧,是远离死亡,还是接近死亡?这些都是我三十五年来脑子里和心里的感受。我想把它表达出来,正好有这么一个故事,往里面一装,合适。
2 j* j" b" K& w/ {( c. L o想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故事并不容易,《鬼子来了》里的这些人,翻译官、鬼子兵、小队长、马大三、村长,他们都不是在他们原有的位置上,都在超乎自己能力之外的位置,又必须对自己的命运做出决定。谁能说马大三碰到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?中国人几辈子都喜欢一个错误,为了自己想要的一个结果,明知道它存在的理由不充分不合理,就先找个借口说服自己,然后以为别人也能接受这个理由。马大三就是这样,他以为他养了日本人半年,人家肯定会给他粮食,会感谢他。可别人不是这么想的,别以为别人都会顺着你的思路走。
0 a1 |* E+ i7 {$ P2 m/ q( @2 c7 n3 D) m7 f( r
我看过一本书叫《前世今生》,觉得这部电影可看作是我的“前世”。为什么? 0 s7 |6 ~. G9 U h. W1 e6 ?* y3 F
' m0 X. Y7 g3 q: R' O8 h6 q: ^ 因为拍戏的时候,我跟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有共同语言。我像经历过,我能闻到那股味,能感觉到那个时候的光线。甚至拍戏时我跟演日本兵的日本演员说,这句话你能不能用带有“嘎”的音来说,有没有那种拐弯的语气。他说了好几句意思相同的话,最后我选定了一句。他告诉我那句是大阪的口音、不常用。而他正是演一个从大阪来的兵。我不懂日语,你说我哪儿来的这个感觉?所以,我相信人在某些创作的极端情况下,可能跨越时间。 # |& o) l- c7 p$ _$ \+ |: K- F
. p& l9 F' q4 e* n0 \ a% z 拍片对我就像心理治疗
s# v! d- k5 J/ s; W. k6 b; X* c
# O' R: @: v' O5 P5 F+ Z! Y8 L7 [" z 我夫人对我说,你看,拍《鬼子来了》对你的摧残挺大的,能不能拍点放松的。其实,我每拍一部电影都是为了让自己放松。像鲁迅说的“为了忘却的纪念”。
8 T6 a1 |; N. U* K7 f
$ u* F0 r9 F6 x 《贝托鲁奇如是说》里也讲,拍什么东西是为了忘却它。 ( \6 `% I, p# w2 a2 D: I
9 ~8 O3 k3 C, T* R, n2 ~4 e5 K& j$ c
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和《鬼子来了》这两部影片对我来说就像是心理治疗。把心里的事儿捣腾出来,不单单是有叙述的愿望,是整理出来,在某种状态下表达它,不然我心里越积越多,我得往外掏。还没拍《鬼子来了》的时候,我去了趟日本。到一家卖武士刀的店里去,店里有一把400年的刀,我特想买,但因为它是文物不能卖。陪我去的日本人叫山本,晚上吃饭时他问我,你为什么对那把刀有兴趣?我说,这把刀给中国人带来恐惧,直到现在,摆脱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攥在手里,跟我的手合一,属于我。
) M( ?: N/ ^. M4 G. _# M* ]/ E, J" s& N1 ?
在戛纳电影节期间,一名外国记者说,马大三的困境就是我的困境。我喜欢坐在影院的侧面,看观众和银幕的关系。我参加电影节时,觉得《鬼子来了》放映的效果基本上是相同的,在韩国放时,前两个小时大家笑得乱七八糟的,后面一脚踹在了心窝上。
) [/ q+ C) |# N7 ~# z8 _
$ E0 l6 F* D9 r3 D+ W 色彩本身就是内容 & _6 O. X* \# k9 o
- y" R. r# Y1 V6 n% J
我本人爱看长片,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总觉得不够过瘾。我说拍片就像打仗一样,打仗的目的是赢,不会节约子弹和枪支。《泰坦尼克号》、《拯救大兵瑞恩》都用了好几百万卷胶片,所以《鬼子来了》用48万卷并不稀奇。我觉得一部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用50万卷胶片,这比例还算可以。
. ?6 H# {5 t4 {" t D1 C( I8 l+ P
6 a6 V8 g" P2 B' x% s# C5 v 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,其实在拍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时,顾长卫就提过能不能拍黑白的,因为当时的技术手段和人员设备都不是特别齐全,其实黑白片对摄影师来说是一种挑战。这次在戛纳电影节上人家认为我们的电影来势汹汹,就是认为在今天,有人居然用黑白片来拍黑白片,是对全体影片的挑战。因为很难,不容易拍,你很不熟悉。
6 w9 C- ^ d6 j: e' K9 _
! Q8 z. g x3 \ 为什么这么做?不是形式的问题,而是内容。看过的人都意识到,根据《鬼子来了》的故事,它的色彩本身就是内容。为了影片最后砍头的那抹鲜红的画面,值得将整部电影拍成黑白片。
. J% P5 a9 L% \9 Y2 I+ g6 r/ y/ F5 w: q: j- V
红色,可以理解为红色的血或红色的旗帜,我们在这上面花费很多时间,当我们看了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场面,再跟纯正的黑白做比较,那种红色显得很淡,缺乏凝重感,甚至有些俗气。
3 W: \, W* ~& f. A- ? D: _, t
# t t5 H1 t; V) c3 s A7 d 所以我倾向于选用一种超自然的颜色,最后我们借助电脑做到了,它让我看到了我想要的鲜红色。 ' p1 o- \$ E5 _$ y! r K; K
3 a& g- o# d9 k u& h4 D, j2 {. ~花絮
$ R- O m( \7 H9 }2 o, R& P4 a! N* E, b- x5 b
·姜文对自己做导演曾用一句话概括,“我导戏基本是赔钱。”他说拍片就像打仗一样,打仗的目的是赢,不会节约子弹和枪支。拍《鬼子来了》时他甚至曾经为一场戏从美国专门进口一台特殊摄像机,用起胶卷更是毫不心疼,《鬼子来了》用48万卷,结果导致比原计划2000万投资超30%还多。
" g4 n( y6 F& o" V u" ?* Y' A6 L( F% u2 ~/ W( H4 k
精彩对白 - x' G+ @" W3 n! Q3 P0 \" z) A4 _
" Y7 `. A( D/ G8 t. R3 d8 X. R清朝~八大臣儿~知道不?”“知道~”“知道?”“知,知不道~”“量你也知不道啊~清朝八大臣儿,皇上面前的红人儿啊都斩咧!谁斩地知不道?六爷!”“那还不记恨六爷~?”“不但不嫉恨,换得感恩,那是手起刀落如清风吹过,脑袋瓜落地之后转上九圈面向六爷微微一笑~~吗叫含笑九泉?介就是含笑九圈!!!!' c% `; r; }, |. @5 y( _
H! O: @8 q) H# } w. Z% g5 ?
花溪小三郎:大哥大嫂过年好,你是我的爷,我是你的儿!$ y: f2 ]8 d1 r& M+ T" ~6 h
! g9 W6 @7 v& C9 G$ M. Q8 L" ^马三儿:中了中了,别说了。话倒是听明白了,辈分弄岔了,我要是你的爷,你就是我的孙儿,你咋也不能是我的儿啊,明白不? - Y1 A/ W" @/ C( m6 D2 U
& i5 Z) C" W; L( H
获奖记录
2 ?2 `0 [- ]9 v" j
/ M( Y% `0 M0 B! p6 k. I$ Z0 v第54届戛纳电影节(2001) 法国文化电台奖-年度海外电影人 姜文 " P9 Q+ T( E5 X8 T
5 h! w# L/ ^9 h2 D4 b第53届戛纳电影节(2000) 主竞赛单元-评审团大奖 姜文 2 F! v7 a$ i% N6 S, ?; E- q
: \9 K" N) t+ P4 n/ z
第53届戛纳电影节(2000) 主竞赛单元-金棕榈奖(入围) 姜文
. H. f! A' K% g% }
$ E' C, r" Q: g4 G* [     
* s. X. Z* [. s( R; m; Z6 t! r2 y" _- e' a9 Q! G5 p& t
# D# K) a1 n. Q# r- magnet:?xt=urn:btih:5217FB0A2FDA865B44341D141CF77974243655E3&dn=Devils.On.The.Doorstep.2000.720p.x264.AC3-AHD&tr=udp%3a%2f%2ftracker.blucd.org%3a2710%2fannounce&tr=http%3a%2f%2fBluRayCD.wicp.net%2fannounce
复制代码 |
|